电梯阁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富士达故障代码计算器点击投放广告新用户报道领金币点击投放广告点击投放广告
点击投放广告otis维修手册点击投放广告点击投放广告点击投放广告
楼主: 15254714558
收起左侧

如何看待「女子在商场内被搅入电梯身亡」事件 ?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4-3-7 14:15 | 显示全部楼层
看了视频,两点

一 店家应对欠佳,有问题的事故梯就应该

二 父亲没有上电梯,母亲执意使用

并非为商家洗地,讲一个真实案例

零售超市业者,去年夏天遇到一起电梯事故。

一个父亲携不到两岁的儿子来商场,走到电梯前,父亲未搀扶,牵引,父亲在后一米处,儿子调皮好奇,走向反方向下楼电梯。

摔倒被夹住手指,父拉扯,呼救,被楼上巡场保安发现,按停电梯,整个过程五秒之间,小朋友断手指两根,消防到场,不知如何处理,强行切电梯,未果。值班经理果断处置,使用工具打开踏板,子获救,遂送医,我们打开电梯,寻断指一根,同送医,接指,未存活。

背景,外资超市,安全维修保养齐全,每月保养,及时更换零件,各种告知宣传符合国家标准。事故发生前一月完成年检,BV第三方审计。保安训练有素,反应超出预料,值班经理果断现场处理,打开电梯盖,救出小孩,寻出断指。

后续,电梯停用一个月,各种事故调查,家长闹事总部,各方均判定商场事前事后处理得当,家长监护不当,迫于社会舆论与顾客压力,赔偿四十万,小孩终身残疾。

本人从事商场相关工作,当事夜晚正在跟的女生唱歌,事情发生,十分钟到现场开始处理,跟到医院到开始手术到半夜,亲见妻子和岳父掌捆父亲,父跪地痛哭,后续两个月,暗无天日,见识人性之恶,甚至在法庭上家属叫嚣如果赔不了一百万,这个小孩我不要了!年轻的女法官几乎崩溃。

关于这个事情,几个思考

一 现在舆论一边倒,谴责百货,确有电梯事故应对无方,应停止电梯。

二 但视频中,明显有工作人员在电梯末端待命也说明了店方是有告知顾客的,并且父亲未前往,有称是母亲执意前往,安全意识为何如此淡薄?不听劝阻

现在斯人已逝,应当节哀,作为非常间接利益相关,作为商场,我们做好维护保养,做好告知是我们的义务,但也请各位消费者,照顾好自己和自己的家人,以免意外发生。

点评

退一万步讲,你的意思是 (我举个例子),如果哪天你家人被车撞死了,你要出来指责你的家人为什么站在车子前方吗?  发表于 2024-3-7 14:1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3-7 14:16 | 显示全部楼层
是鹅好甜 发表于 2024-3-7 14:15
看了视频,两点

一 店家应对欠佳,有问题的事故梯就应该

从哪里看出来母亲执意使用的?一个短短的视频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3-7 14:16 | 显示全部楼层
楼梯口哪里有人告知了,视频里有鬼是吧,空气告知了还是鬼告知了。至于为什么孩子父亲没有上去,家属都说了是因为孩子想上去看看,坐上去就下来,爸爸在下面等着。基本安全作业守则,安全警示围栏,然后再修理。女营业员不会放在电梯入口吗,放在上面有毛用,就算营业员劝阻也是隔空喊话,距离远听不清,基本人已经踩上了电梯才会知道电梯在维修。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3-7 14:22 | 显示全部楼层
一问:责任在谁?
答:百分之九十九以上在商场。
1 任何电器的维修要断电,这是常识。电梯威力如此巨大,在维修期间居然不关停,放任顾客 使用,这是极其愚昧的行为。
2 没有提供警告标志。营业员的口头劝阻的说服力是很小的。一个在商场里逛的女生哪里会想 到会有那么大的危险。
3 商场人员安全培训不足。商场人员是接到命令去看守电梯的,却不知道如何使用急停按钮, 出事时只能靠本能反应去解决,虽然接住了孩子,却未能救那女生一命。
不足百分之一的责任在这位女生。
虽然从情感上来讲,我很同情他们,但是事理的分析还是必须的。
从其小姑子的微博上得知,商场营业员进行了口头劝阻。注意!这种口头劝阻丝毫不能减轻 商场的责任,因为从视屏中可以看出,营业员都是站在电梯上方的,没有人在电梯下方进行 真正意义上的阻拦。但是,毕竟可以说,该女子并不是完全对电梯的危险性毫无所知的。在 被告知危险的情况下继续使用电梯,虽然可以理解,但是仍然令人感到遗憾。
二问:应该如何处理?
答:1 商场道歉赔偿。无需解释
2 依法处理相关责任人。无需解释
3 做好受害者家属心理安抚工作。一个孩子失去了母亲,一个丈夫失去了妻子,一对父母失去 了孩子,他们的心灵受到了严重的创伤,及时而持续的心理帮助是有必要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3-7 14:22 | 显示全部楼层
“因为宝宝喜欢坐电梯,所以柳娟准备带着他坐上七楼,再坐下来”

————————————————

如果不托着小孩的话,兴许不会出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3-7 14:23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样的事故,就说明了我们很多人责任观念不强,做事不够环节不够缜密。像这种大型设备的检修维护,专业的团队是铁定两头都设有警戒牌子阻拦。同时设置安保人员在现场监督。因为,根据商城的环境和人流状况,要把所有的可能的情况都考虑到。安全的措施是要保证所有的,包含没有认知能力的小孩,残疾人士都不会被设备带来伤害。特别是这样的公共设备。讲使用者的标准降低到最低。才是合格的。

所以,商城应该负全责。这样的事情,我们除了为死者默哀。就是谴责做事不负责任的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3-7 14:23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真是想到了《死神来了》的画面。

虽然知道有紧急按钮这回事情,但是说白了平时没注意我也不知道怎么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3-7 14:24 | 显示全部楼层
【支持商场全责,反对央视的刻意误导】
为:
【荆州电梯“吃人”事故 事发前五分钟工作人员险“被吞”】7月26日10点10分左右湖北一女子带儿子乘商场扶梯时,遭遇故障被吞身亡。监控显示,10点05分两名商场女员工曾踩上电梯中间踏板,踏板发生松动,俩人险下坠。随后她们向商场汇报情况,但电梯并未关停。5分钟后惨剧发生……

实际上,央视进行了很严重的偷换概念行为。
央视偷换的概念是5分55秒工作人员差点踩空,10分12秒时受害者被卷入电梯,于是得出了提前5分钟的结论。
虽然怎么约也是4分钟。
实际上工作人员发现问题后,是6分17秒离开视频,8分28秒回到视频,假设描述情况用了30秒,则汇报的完成时间就是7分38秒,受害者是9分45秒出现的,期间只有2分钟的时间差。
不确定当时的工作人员到底汇报给了商场哪一级的管理人员。虽然商场的反应确实效率低下,但反应时间真的不是5分钟,是只有2分钟。
=============================
【关于对视频中工作人员的看法】
关于“工作人员”的定义
首先,从视频中情况来看,三位女性工作人员应该是商场中商家的工作人员(比如导购员、收银员),而非商场管理方的工作人员,没有接受专业的安全培训当然是非常正常的情况。

关于为何不直接关电梯
关于工作人员为什么不关电梯,从视频中可以看出,发现隐患后,工作人员并不敢完全踏上踏板,只是用一只脚跨过去试了下,自然也不可能走到电梯处按按钮的。
关于为什么不从旁边的下行电梯下到下面按,防护板是连一起的,左边的出问题了自然不敢踩右边的本身也很正常,其次,可能“工作人员”所在的商家就在该层,所以没有自然形成想要下楼的想法。(如果本身是楼下商家的可能就会守在楼下的,也许只是没想太多的自然行为)
至于为什么没有从别的电梯或者楼梯跑到楼下去按,可能认为已经通知了管理人员了,认为管理人员会进行处理,而且可能其他电梯或楼梯确实离得很远。

关于为何不准确说明第二块板子有问题

首先,我们现在看的视频属于第三人称视角,而且角度很好的是前向俯视,说白了就是上帝视角。所以我们很清楚的看到了第二块板子的靠电梯下行侧凹陷。
如果能切到第一人称视角的话,只能看到显示器抖了一下,然后立刻前跑脱离战区,之后转会观察时已经看不到问题的所在了,只能是凭记忆猜测刚刚踩的是哪块板子。
即便怀疑到了是第二块,在后面试踩的时候踩了第二块发现没问题(只有靠电梯下行侧才有问题),所以又会怀疑之前的怀疑了。总之,当时是并无法确定哪一块有问题的。


关于为什么左侧工作人员拉到了受害人之后又放手
从视频中可以看到,在受害人陷落后靠近地板的那个最大块板子已经翻起来甚至把垃圾桶都打飞了,站在上面本身就非常危险,工作人员当然也要保证自身的生命安全。
a385a98679f577861212d203b25f0475_720w.webp.jpg
而且,凭电梯电机的扭力,一直拉着除了被一起带下去也并没有别的什么结果。

关于为什么右侧工作人员基本站着不动
视频中,右侧站在第一块板正中的工作人员基本没有动,连腰都没有弯,手也一直抬着。
fa7c1e7a25b9aa203bd0d06cd10d2dd2_720w.webp.jpg


人类倾向于保持前倾角度不变的情况不多。
一个可能的情况为,维持平衡。即,地在动。
地动的原因前面已经给了,整个第一块钢板也是完全没有固定的。
如果站上去之后发现有左右滑动或者简谐振动,不敢作死弯腰是很正常的情况。
弯腰或是再往前面站一点第一块板会不会翻都不知道。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3-7 14:24 | 显示全部楼层
昨晚央视新闻已出。所以可断定发布“工作人员已经提醒这位妈妈电梯有问题,她执意要上”这段话的人一定是水军团体。这种大规模的群体性小号自发性复制粘贴尚未经确认的谣言的行为本不可能发生。我要取匿去骂别的楼的一个脑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3-7 14:24 | 显示全部楼层
很多年前,我在一则新闻中看到一名幼儿的手被卷入电梯梳齿而不得不截肢。

我由此知道了电梯上的那个红色紧停按钮。我曾询问过了身边很多人,知道其用途的少之又少。

我也每次都会在搭乘电梯时不厌其烦的向身边的人普及的知识,效果甚微。


我曾经在一家万达影院按下过一次那个红色按钮:

那是个三口之家,那对年轻的父母让穿洞洞鞋的孩子站在他们中间,我站在他们后面一级台阶的位置。

我注意到了这对年轻父母的不安全举动,心里在想,他们的做法怎么和上次那个事故视频中一模一样:

‘’都是洞洞鞋,幼小的孩子,让孩子独自跨出电梯(应尽量抱着孩子跨出电梯)‘’

随后孩子发出了一声尖锐的哭声,我本能向前一冲,探手按下了紧停按钮(电梯上就只有我和那户人家4人),那个孩子的父母还完全没有意识到发生了什么。

幸好那个孩子只是被擦破了皮,孩子的那双小小的洞洞鞋已经被卷得竖直起来,被卡在电梯梳齿里(那双竖直的洞洞鞋就一直留在我的记忆里)。

可我还没来得及和他们说什么,那户人家就走了。


我曾经在想,在中国,起码得有一起血的事故,才能让所有国人知道这个紧停按钮的作用。

不是我的想法残忍,但这是一个事实。

比如连续多次血淋淋的醉驾事故后,全国禁止酒驾。

比如孙志刚之于暂住证。

比如延安36条人命起火燃烧事故,被叫停的双层卧铺长途客车。


每次上电梯前扫一眼紧停按钮,这是一种习惯。但我完全没有想到,这次事故会以一种全面崩塌的方式冲击了我的世界观。

我完全无法想象电梯的那块盖板竟然会塌陷下去,以我有限的几次参与电梯安装的工程经验知识,那块中盖板是只能向上提起,绝对不会掉落下去的。

这是匪夷所思的谋杀!

杀人者是交付含有质量隐患产品的电梯生产厂商!

杀人者是责任心淡漠的电梯维修工!

杀人者是对电梯安全检测漠不关心、流于形式,且没有对那商场员工进行必要的电梯安全知识培训的商场管理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免责声明:电梯阁所发布的一切电梯相关软件、调试说明、图纸等资料仅限用于学习和研究目的;不得将上述内容用于商业或者非法用途,否则,一切后果请用户自负。本站信息来自网络用户发表,版权争议与本站无关。您必须在下载后的24个小时之内,从您的硬盘中彻底删除上述内容。如果您喜欢该资料,请支持正版,得到更好的正版服务。如有侵权请邮件联系我们处理。

Mail To:diantige@126.com


关于我们|标签|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sitemap|电梯阁 ( 鲁ICP备10201653号 )

GMT+8, 2025-7-2 15:17 , Processed in 0.088752 second(s), 70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

Powered by 电梯阁

Copyright © 2017-2025. 电梯阁论坛.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