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梯阁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各型号电梯维修app点击投放广告新用户报道领金币点击投放广告点击投放广告
点击投放广告otis维修手册点击投放广告富士达故障代码计算器点击投放广告
搜索附件  
电梯阁 附件中心 深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2025年老旧电梯风险评价工作方案.doc

深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2025年老旧电梯风险评价工作方案.doc

 

深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2025年老旧电梯风险评价工作方案:
深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2025年老旧电梯
风险评价工作方案
为加强对我市老旧电梯使用管理,识别老旧电梯潜在隐患,保障公共安全,预防事故发生,根据《深圳经济特区特种设备安全条例》的规定,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决定在全市范围内开展老旧电梯风险评价,特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风险评价工作内容
(一)风险评价范围数量
根据抽样原则抽取不少于2058台投入使用满15年或以上的在用乘客电梯和载货电梯。
(二)风险评价内容与项目
依照《在用乘客电梯和载货电梯风险评价规范》(DB44/T 2531—2024)对老旧电梯进行风险评价。评价项目与内容见附件1。
二、抽样原则
根据制动器机械部件是否为单组装设(单铁芯制动器)、制造单位品牌是否退出市场、是否设置轿厢上行超速保护装置等情况进行抽样。优先选取近五年未开展过老旧电梯安全评估的电梯。
风险评价抽样工作由市市场监管局特设处负责,特设处可根据实际情况适时调整抽样原则。
三、风险评价实施
(一)风险评价任务告知与准备
监督抽查检验机构应该至少在实施评价前一天,告知的任务信息包括:相关工作依据、程序和要求、计划评价时间、计划评价电梯的具体编号、使用单位和安装地址等信息。受检电梯的使用单位和维保单位应根据本方案的要求,做好配合准备。
(二)现场风险评价
监督抽查检验机构实施现场风险评价时,受检电梯的使用单位和维保单位应分别安排安全管理人员、维保人员配合(下称“陪检人员”)。
风险评价人员应严格按照规定项目和要求开展现场风险评价工作,对进入风险评价现场及实施现场风险评价的主要工作点予以记录。当电梯存在重大事故隐患时,应通过拍照或视频对存在的重大事故隐患情况进行证据固定,并出具《监督抽查初步结果通知书(电梯)》(下称《初步结果通知书》,附件2),告知使用单位应立即停止使用电梯,整改完成后需提交填写了整改结果的《初步结果通知书》以及整改报告等见证材料报监督抽查检验机构确认。
现场风险评价结束后,风险评价人员应当场将存在的重大事故隐患(如有)告知陪检人员,要求其在出具的《初步结果通知书》(如有)上签字确认并声明对风险评价隐患处置意见有无异议。如陪检人员提出异议,风险评价人员应予以解答,必要时由辖区局监察人员到场协调解决。如辖区局监察人员到场协调后,陪检人员仍拒绝书面确认风险评价隐患处置意见,为保证受检电梯风险评价时状态的一致性,由辖区局监察人员在受检电梯使用单位和风险评价人员的见证下,对相关文件资料及设备仪器查封保存,并由监督抽查检验机构风险评价人员在其内部质量技术部门的监督下实施复核。
(三)评价结论
深圳市老旧电梯风险评价报告(下称《评价报告》,附件3)中应明确评价结论,并列举电梯存在的风险内容,便于电梯使用管理人对照逐一整改。电梯使用管理人应当严格按照评价结论完成对设备本体、维护保养等项目的整改。
四、监督抽查后处理
(一)问题报送
监督抽查检验机构发现电梯存在重大事故隐患的,应在现场评价结束次日起24小时内通过电子信息渠道将《特种设备重大问题报告单》(附件4)等证据材料报送至相应辖区的特种设备安全监察部门。
整改闭环
电梯风险评价结论出具后,监督抽查检验机构应当指导电梯使用管理人对照评价结论整改,并对电梯存在重大事故隐患以及评价结果为“Ⅰ类风险”项目的整改情况进行复核。整改完成后,电梯使用管理人应将填写了整改结果的《监督抽查初步结果通知书》以及整改报告等见证材料提交给监督抽查检验机构复核。监督抽查检验机构经确认已有效整改的,应将整改材料上传至市市场监管局电梯安全评估信息系统。
电梯所在地的区市场监管部门应当跟进并督促电梯使用管理人按照评价报告结论及时整改;不及时整改的应依法处理。
(三)总结报送和结果公告
监督抽查检验机构应在11月30日前完成老旧电梯风险评价工作并将风险评价分析报告报送市市场监管局特设处。
附件:1.《深圳市2025年老旧电梯风险评价项目》
2.《监督抽查初步结果通知书》
3.《深圳市老旧电梯风险评价报告》
4.《特种设备重大问题报告单》

附件4.1
深圳市2025老旧电梯风险评价项目
序号
评价部分
评价项目
评价分级指标
1
驱动主机
1.1
电动机绝缘电阻
La:绝缘电阻满足如下要求
额定电压
V
测试电压(DC)
V
绝缘电阻
大于100VA的SELV和PELV
250
≥0.5
≤500
包括FELV
500
≥1.0
≥500
1000
≥1.0
SELV:安全特低电压。
PELV:保护特低电压。
FELV:功能特低电压。
Lc:绝缘电阻不符合上述要求
2
1.2
电动机运行平稳性能
La:无明显异常振动
Lb:有异常振动和异响
Lc:异常振动严重和较大异响
3
1.3
电动机轴承情况
La:无异常声响
Lb:有轻微异响
Lc:有较大异常响声
4
1.4
电机的保护
La:电动机的短路保护、过载保护、过热保护有效
Lc:电动机的短路保护、过载保护、过热保护失效
5
1.5
减速箱箱体
La:箱体完好,无可见裂纹
Lc:箱体有可见裂纹
6
1.6
减速传动结构完整性
La:机械结构完整
Lb:减速箱齿轮副存在较大磨损,电梯换向齿轮副存在冲击
Lc:减速器存在断齿、齿轮副缺损、主轴有疲劳裂纹等情况
7
1.7
减速器轴承工作情况
La:无异常声响
Lb:有轻微异响
Lc:有较大异常响声
8
1.8
减速器漏油程度
La:轻微状态,无漏油无扩散
Lb:中等状态,漏油面积较大,无持续油滴漏油
Lc:严重状态,大面积漏油,存在明显持续泄漏
9
1.9
曳引轮和导向轮绳槽磨损情况
La:绳槽无明显磨损
Lb:绳槽磨损较大,有较多的粉末,但未改变绳槽形状
Lc:曳引轮绳槽磨损改变槽形
10
1.10
曳引轮导向轮结构完整情况
La:曳引轮结构不存在可见裂纹缺陷
Lb:曳引轮结构存在锈蚀,轻微缺损
Lc:曳引轮存在裂纹或较大缺损
11
1.11
曳引轮运行平稳性
La:曳引轮运行平稳,无晃动
Lb:曳引轮运行轻微晃动
Lc:曳引轮运行明显晃动,且无法修复
12
驱动主机
1.12
曳引轮轴承
La:无异常声响
Lb:有轻微异响
Lc:有较大异常响声
13
1.13
制动器型式
La:制动器机械部件至少为两组
Lc:制动器机械部件为非冗余制动器,机械部件为单组设置(单铁芯、单弹簧)
14
1.14
制动器工作状况
La:正常动作,制动器双边闸瓦的同步性良好
Lb:制动器双边闸瓦存在轻微不同步
Lc:动作异常,制动器双边闸瓦的不同步
注:动作监测正常时为Ⅱ,无有效的动作监测时为Ⅰ
15
1.15
制动器摩擦副工作状况
La:合闸时制动面贴合均匀,松闸时制动面不发生摩擦
Lc:合闸时制动面贴合不均匀,松闸时制动面有摩擦
16
1.16
制动器动作或制动力自监测
La:制动器有动作或制动力自监测,且监测功能有效
Lb:制动器监测功能无效
注:动作监测不能取消或可取消时为Ⅱ,无制动力验证方法时为Ⅰ
Lc:冗余型驱动主机未设置对其动作或制动力的自监测
17
紧急救援装置
2.1
紧急救援操作装置
La:紧急救援操作装置齐全完好,检查盘车手轮状态的电气安全装置功能有效
Lc:紧急救援操作装置齐全缺损或功能无效,检查盘车手轮状态的电气安全装置功能无效
18
2.2
手动松闸装置
La:松闸扳手未出现严重锈蚀、严重变形或裂纹,松闸钢丝绳未出现锈蚀、卡阻或断裂
Lc:松闸扳手出现严重锈蚀、严重变形或裂纹,松闸钢丝绳出现严重锈蚀、卡阻或断裂
19
2.3
手动松闸装置结构
La:每一组制动部件松闸装置是分开设置;或多组制动部件共用一套松闸装置时,手动松闸杆不会跟随磁场变化转动
Lc:多组制动部件共用一套松闸装置,且手动松闸杆可能跟随磁场变化转动
20
2.4
可拆卸盘车手轮的位置检查
La:对于可拆卸盘车手轮,设有检查盘车手轮位置的电气安全装置,且电气安全装置功能正常有效
Lc:对于可拆卸盘车手轮,没有设置检查盘车手轮位置的电气安全装置,或电气安全装置功能失效
21
2.5
紧急电源装置
La:紧急电源装置的蓄电池完好,电压正常
Lc:蓄电池出现漏液,或充电后蓄电池电压明显低于正常工作电压,或不满足轿厢移动距离的要求
注:有电量自监测时为Ⅱ,无电量自监测时为Ⅰ
22
悬挂装置
3.1
钢丝绳磨损
La:钢丝绳绳径不小于公称值的90%
Lc:钢丝绳绳径小于公称值的90%
23
3.2
钢丝绳变形或损伤
La:钢丝绳未出现笼状畸变、绳股挤出、扭结、部分压扁或弯折;
Lc:钢丝绳出现笼状畸变、绳股挤出、扭结、部分压扁或弯折;
24
3.3
钢丝绳锈蚀
La:钢丝绳未出现明显锈蚀
Lc:钢丝绳严重锈蚀,铁锈填满绳股间隙
25
悬挂装置
3.4
钢丝绳断丝情况
La:钢丝绳外层绳股在一个捻距内各类形式的断丝数:
断丝的形式
钢丝绳类型
6×19
8×19
9×19
均布在外层绳股上
≤12
≤15
≤17
集中在一根或两根外层绳股上
≤6
≤8
≤9
一根外层绳股上相邻的断丝
≤3
≤3
≤3
股谷(缝)断丝
0
0
0
注:上述断丝数的参考长度为一个捻距,约为6d(d表示钢丝绳的公称直径)。
Lc:钢丝绳外层绳股在一个捻距内各类形式的断丝数:
断丝的形式
钢丝绳类型
6×19
8×19
9×19
均布在外层绳股上
>24
>30
>34
集中在一根或两根外层绳股上
>8
>10
>11
一根外层绳股上相邻的断丝
>4
>4
>4
股谷(缝)断丝
>1
>1
>1
注:上述断丝数的参考长度为一个捻距,约为6d(d表示钢丝绳的公称直径)。
26
3.5
包覆绳(带)破损
La:包覆层未见压痕、弯折、穿刺、凹陷、鼓包、纵向开裂或包覆材料剥落
Lc:包覆层出现压痕、弯折、穿刺、凹陷、鼓包、纵向开裂或包覆材料剥落
27
3.6
包覆绳(带)直径或厚度减小
La:包覆绳(带)的实测直径(实测厚度)相对公称直径(公称厚度)未减少至制造商提供的允许值
Lc:包覆绳(带)的实测直径(实测厚度)相对公称直径(公称厚度)减少至制造商提供的允许值
28
3.7
绳头组合的紧固情况
La: 锥套、楔形套、楔块与钢丝绳或包覆带固定可靠,拉杆锁紧或固定
Lc:锥套、楔形套、楔块与钢丝绳或包覆带松脱,拉杆无法锁紧或固定
29
3.8
绳头组合锈蚀情况
La:绳头组合无锈蚀或存在轻微表面锈蚀
Lb:绳头组合表面锈蚀面积较大,或局部锈蚀深度较大
Lc:绳头组合锈蚀严重,影响受力承载安全
30
3.9
绳头组合弹簧
La:弹簧无断裂,无明显永久变形,未出现裂纹
Lc:弹簧出现断裂、永久变形或压并圈
31
3.10
绳头组合的支撑
La:绳头组合的支撑部件无明显变形、裂纹
Lc:绳头组合的支撑部件有严重变形、裂纹或锈蚀
32
3.11
滑轮(如反绳轮导向轮)及其支撑装置
La:滑轮及其支撑结构完好
Lc:滑轮及其支撑结构出现严重变形或明显裂纹,非金属材质反绳轮绳槽破损或不正常磨损、出现裂纹、轴承异常,非金属材质反绳轮使用年限达到15年
33
补偿装置
4.1
补偿链(缆)
La:全包覆型补偿链(缆)表面包裹材料未出现脱落、严重开裂或磨损,或无包裹材料的链环表面未出现严重的锈蚀或脱焊
Lc:全包覆型补偿链(缆)表面包裹材料出现脱落、严重开裂或磨损,或无包裹材料的链环表面出现严重的锈蚀或脱焊
34
4.2
补偿链(缆)导向装置
La:导向装置滚轮未出现明显变形或缺损
Lc:导向装置滚轮变形、缺损、严重磨损或出现卡阻
35
轿厢
5.1
紧急警报装置功能
La:紧急报警装置齐全、功能有效
Lc:紧急警报装置功能失效
36
5.2
轿架
La:无明显锈蚀、变形
Lb:锈蚀超过1mm,焊缝有裂纹
Lc:存在以下情形之一时:
a) 轿架变形导致轿底倾斜大于其正常位置5%;
b) 轿架严重变形,导致导靴或安全钳不能正常工作;
c) 轿架出现脱焊或材料开裂,影响电梯安全运行;
d) 轿架严重腐蚀
37
5.3
轿壁、轿顶和轿底变形
La:轿底未出现明显变形、开裂、锈蚀或穿孔,玻璃轿壁、轿顶未出现可见裂纹
Lc:轿底严重变形、开裂、锈蚀或穿孔,玻璃轿壁、轿顶出现裂纹
38
5.4
轿厢吊顶固定
La:轿厢吊顶的装饰固定良好
Lc:轿厢吊顶的装饰固定结构破损,出现跌落风险
39
5.5
轿厢护脚板
La:护脚板固定可靠,未出现明显锈蚀
Lc:护脚板固定松动,或出现严重锈蚀
40
对重(平衡重)
6.1
对重架(平衡重)
La:对重装置结构完好
Lc:存在以下情形之一时:
a) 对重(平衡重)架出现严重变形,导致导靴或对重(平衡重)安全钳不能正常工作;
b) 对重(平衡重)架直梁、底部横梁发生变形,不能保证对重(平衡重)块在对重(平衡重)架内的可靠固定;
c)对重(平衡重)架严重锈蚀
41
6.2
对重块
La:对重块未出现严重开裂、严重变形或断裂;对重块外包材料未出现破损
Lc:对重块出现严重开裂、严重变形或断裂;对重块外包材料出现破损且内部材质可能向外泄露
42
6.3
底坑内的对重防护装置
La:底坑内的对重防护装置完好
Lc:底坑内的对重防护装置缺失或破损
43
层门和轿门装置
7.1
层门、轿门门扇的间隙
La:门扇之间的间隙不大于6mm
Lb:门扇之间的间隙不大于10mm
Lc:门扇之间的间隙大于10mm
44
7.2
地坎及其滑槽外观
La:同时满足下列条件:
1)地坎外观完好,无变形,层门地坎与轿厢地坎之间的间隙不大于35mm;
2)地坎滑槽外观完好,无变形
Lc:存在下列情形之一:
1)地坎变形,导致层门地坎与轿厢地坎之间的间隙大于35mm;
2)地坎断裂、开焊、严重磨损或锈蚀,影响层门和轿门正常工作;
3)地坎滑槽变形,影响门扇正常运行或导致门导靴脱轨
45
层门和轿门装置
7.3
地坎支架外观
La:地坎支架外观完好,无变形,无锈蚀
Lc:地坎支架严重变形或锈蚀,影响地坎正常使用
46
7.4
层门、轿门外观
La:门扇完好,无锈蚀,无破损
Lc:门扇严重锈蚀穿孔、破损穿孔、裂纹或出现锋利锐边,或加强筋脱落
47
7.5
门机性能
La:门机工作可靠
Lc:门机工作不正常
注:有相应自监测时为Ⅲ,无自监测时为Ⅱ
48
7.6
门保持装置与地坎啮合深度
La:啮合深度不小于制造单位设计值,或不小于地坎槽深度的75%
Lc:啮合深度小于制造单位设计值,无制造单位设计值的,小于地坎槽深度的75%
Lc:未设置层门保持装置
49
7.7
层门地坎
La:地坎未出现断裂、开焊、严重磨损或腐蚀,地坎滑槽未见明显变形
Lc:地坎出现断裂、开焊、严重磨损或腐蚀,或地坎滑槽变形,影响门扇正常运行或导致门导靴脱轨
50
7.8
导向装置、保持装置、门悬挂装置
La:固定可靠,未出现明显变形、磨损、锈蚀等缺陷
Lc:存在下列情形之一:
1)有裂纹或活动部件不灵活;
2)严重磨损、变形或脱焊;
3)导向装置与导向结构出现导向严重阻滞、配合异位,或导向过程异常声响且无法修复;
4)保持装置出现严重锈蚀、磨损或变形,或保持结构出现配合异位,无法满足设计啮合尺寸要求
51
7.9
层门的自动关闭装置
La:自闭功能可靠、有效
Lc:自闭功能无效或不可靠
52
7.10
自动门防止夹人装置
La:防夹人装置功能有效
Lc:防夹人装置功能失效
53
7.11
轿门开门限制装置功能(如有)
La:轿门开门限制装置功能有效
Lc:轿门开门限制装置功能失效
54
门锁装置
8.1
啮合深度
La:啮合深度不小于7mm
Lc:啮合深度小于7mm
55
8.2
锁紧验证的电气安全装置
La:电气安全装置完好,功能有效
Lc:电气安全装置功能失效,或出现可能影响功能的破损。
56
限速器及其张紧装置
9.1
动作的可靠性情况
La:同时满足下列条件:
1)限速器夹块能压紧钢丝绳;
2)夹绳钳与限速器钢丝绳间隙不大于3 mm(或制造单位设计值);
3)限速器的动作触发速度符合要求;
4)限速器上安全开关功能有效
Lc:存在下列情形之一:
1)限速器触发装置动作不灵活,夹持装置动作不可靠;
2)限速器动作时,不能有效提拉安全钳;
3)触发轿厢上行超速保护装置或轿厢意外移动保护装置的限速器,动作时不能有效触发;
4)限速器机械动作、电气动作速度不符合要求;
5)限速器外壳发生变形、严重锈蚀或开裂;
6)限速器绳轮出现裂纹,绳槽缺损或严重磨损
57
9.2
旋转部位的润滑情况
La:旋转部位润滑良好
Lc:限速器轴承损坏导致限速器轮转动不灵活
58
9.3
防护装置
La:防护装置齐全
Lc:防护装置缺失或破损
59
9.4
钢丝绳磨损情况
La:钢丝绳绳径不小于公称值的90%
Lc:钢丝绳绳径小于公称值的90%
60
9.5
限速器的张紧装置
La:张紧装置完好,张紧检查开关完好且功能有效
Lc:存在下列情形之一:
1)张紧轮变形或开裂;
2)张紧轮轴承损坏;
3)张紧轮绳槽缺损或严重磨损;
4)张紧装置的机械结构严重变形;
5)张紧检查开关破损或功能失效
61
安全钳及提拉装置
10.1
安全钳动作可靠性
La:动作灵活可靠,能通过限速器-安全钳联动试验
Lc:动作不可靠,不能通过限速器-安全钳联动试验
62
10.2
安全钳构件的灵活性
La:构件运动灵活性良好,未出现裂纹、变形、锈蚀、脱落
Lb:构件运动中存在轻微卡阻
Lc:存在下列情形之一:
a)构件运动中存在严重卡阻
b)安全钳钳体、夹紧件(锲块或滚柱等)出现裂纹或严重永久变形;
c)夹紧件出现磨损或锈蚀,无法有效制停轿厢或对重;
d)弹性部件出现永久变形,无法有效制停轿厢或对重;
e)导向件出现变形或脱落,块无法正常动作有效制停轿厢或对重
63
缓冲器
11.1
固定可靠性
La:缓冲器固定可靠,无明显倾斜
Lc:缓冲器固定松动,出现明显倾斜
64
11.2
液压缓冲器油位及泄露情况
La:油位保持在最低油位线以上,且液压油无大面积泄漏
Lc:油位过低,或存在液压油大面积泄漏
65
缓冲器
11.3
液压缓冲器复位检查开关有效性
La:复位检查开关完好,功能有效
Lc:复位检查开关破损或功能失效
66
11.4
液压缓冲器的复位功能有效性
La:复位功能良好
Lc:复位功能无效
67
11.5
弹簧缓冲器的变形与锈蚀情况
La:缓冲器弹簧应无严重锈蚀或裂纹,无明显永久变形
Lc:缓冲器弹簧出现严重锈蚀或裂纹,动作后出现永久变形或损坏
68
11.6
非线性缓冲器老化情况
La:未过有效期使用,或非金属材料未出现开裂、剥落等老化现象,动作后完好
Lc:过有效期使用,使用年限达到10年,或非金属材料出现开裂、剥落等老化现象,动作后出现影响正常工作的永久变形或损坏
69
轿厢上行超速保护装置
12.1
结构完整性
La:上行超速保护装置齐全
Lc:上行超速保护装置零部件缺损
Lc:未设置上行超速保护装置
70
12.2
动作可靠性(如有)
La:动作灵活可靠,能有效制停以额定速度上行的空载轿厢
Lc:动作不灵敏或失效,不能有效制停以额定速度上行的空载轿厢
71
12.3
制动部件制动衬磨损情况(如有)
La:制动部件制动衬块磨损未超出使用说明书限值
Lc:制动部件制动衬块磨损超出使用说明书限值
72
轿厢意外移动保护装置
13.1
结构完整性
La:轿厢意外移动保护装置齐全
Lc:轿厢意外移动保护装置零部件缺损
Lc:未设置轿厢意外移动保护装置
73
13.2
动作可靠性(如有)
La:动作灵活可靠,试验速度下的移动距离不大于设计允许值
Lc:动作不灵敏或失效,试验速度下的移动距离大于设计允许值
74
13.3
制动部件制动衬磨损情况(如有)
La:制动部件制动衬块磨损未超出使用说明书限值
Lc:制动部件制动衬块磨损超出使用说明书限值
75
控制柜及其附件
14.1
变频器
La:变频器完好,未见异常
Lc:存在下列情形之一:
1)输入输出主回路电路板铜皮断裂;
2)直流母线电容鼓包、漏液或明显烧坏;
3)输入或输出、制动单元及制动电阻的接线端子和铜排出现严重的过热变形、拉弧氧化或腐蚀;
4)外壳破损存在触电危险
76
控制柜及其附件
14.2
相序保护功能
La:相序保护功能有效
Lc:相序保护功能失效
77
14.3
接触器
La:接触器完好,功能正常
Lc:存在下列情形之一:
1)外壳破损;
2)当切断或接通线圈电路时,触点不能正确、可靠地断开或闭合;
3)触点严重磨损或锈蚀;
4)电磁噪音很大,且无法降低
78
14.4
外观及元器件状态
La:控制柜完好,功能正常
Lc:存在下列情形之一:
1)控制柜柜体严重锈蚀变形、损坏,导致柜内元器件无法固定和正常使用;
2)控制柜内电气元件失效导致电梯不能运行;
3)控制柜绝缘电阻不满足相关要求;
4)变压器、变频器、电路板、接触器、制动电阻等因老化出现电阻增大、短路、过载、载荷不平衡等情况,导致其工作温度异常升高
79
14.5
平层准确度
La:存在楼层平层准确度不大于10 mm
Lc:存在楼层平层准确度大于10 mm
80
14.6
安全开关
La:安全开关完好,功能正常
Lb:触点严重锈蚀,影响正常运行;或触点严重烧灼或接触不良
Lc:驱动安全触点的结构失效,或触发安全开关的机械装置失效
81
14.7
层门和轿门旁路装置功能装置
La:层门和轿门旁路装置功能有效
Lc:层门和轿门旁路装置功能失效
Lc:未设置层门和轿门旁路装置
82
14.8
门回路检测功能设置
La:门回路检测功能可靠有效
Lc:门回路检测功能失效
Lc:未设置门回路检测功能
83
14.9
自动救援操作装置(如有)
La:自动救援操作装置功能正常有效
Lc:自动救援操作装置功能失效
84
控制柜及其附件
14.10
极限开关
La:极限开关完好,功能有效
Lc:极限开关功能失效或破损
85
14.11
主开关
La:电梯运行中主开关可靠切断电源
Lc:电梯运行中主开关不能可靠切断电源
86
14.12
接地状况
La:所有接地线、接地端子连接良好
Lc:存接地线断裂或松脱,或接地端子松动
87
14.13
绝缘外壳
La:非安全电压带电部件(如安全开关、变频器等)绝缘外壳完好
Lc:非安全电压带电部件(如安全开关、变频器等)绝缘外壳有严重破损
88
14.14
安全回路接地保护装置
La:安全回路接地保护装置功能正常
Lc:安全回路接地保护装置功能失效
89
14.20
其他制动装置保护功能
La:功能有效
Lc:其他制动装置(如“封星”)保护功能失效
Lc:未设置其他制动装置(如“封星”)
90
含有电子元件的安全电路和可编程电子安全相关系统(PESSRAL)
15.1
含有电子元件的安全电路和可编程电子安全相关系统(PESSRAL)
La:外观完好,功能正常
Lc:存在下列情形之一:
1)外壳防护破损,导致防护等级下降;
2)型式试验规定的安全功能失效或误动作;
3)电路板发生短路、断路、元器件脱落等情况,视为达到报废技术条件;
4)传感器和检测开关出现短路、断路、元器件脱落等情况,视为达到报废技术条件
91
随行电缆
16.1
随行电缆
La:同时满足下列条件:
1)护套无开裂;
2)绝缘材料无破损、老化;
3)线芯无断裂或短路;
4)电缆无严重变形、扭曲
Lc:存在下列情形之一:
1)护套出现开裂,导致线芯外露;
2)绝缘材料发生破损、老化,导致线芯外露或绝缘电阻不满足相关要求;
3)线芯发生断裂或短路,电缆的备用线无法满足需要;
4)电缆严重变形、扭曲
92
液压相关部件
17.1
液压缸
La:同时满足下列条件:
1)柱塞无锈蚀、磨损、损伤及漏油;
2)柱塞无变形;
3)缸筒无锈蚀、变形;
4)对接式柱塞连接良好;
5)对接式缸筒连接良好;
6)缓冲制停有效;
7)多级式液压缸内置液压同步机构有效
Lc:存在下列情形之一:
1)柱塞严重锈蚀、磨损、损伤导致漏油;
2)柱塞受外力导致变形;
3)缸筒严重锈蚀、变形;
4)对接式柱塞连接失效;
5)对接式缸筒连接失效;
6)缓冲制停失效;
7)多级式液压缸内置液压同步机构失效
93
17.2
液压硬管
La:同时满足下列条件:
1)无腐蚀、变形、漏油;
2)管接头无漏油
Lc:存在下列情形之一:
1)严重腐蚀、变形、漏油;
2)管接头漏油

附件4.3                                               
监督抽查初步结果通知书(电梯)
                                             号:
工作编号:
                                               
在对你单位设备代码为                                               的(□曳引驱动乘客电梯 □曳引驱动载货电梯  □自动扶梯  □自动人行道)进行(□维护保养质量监督抽查  □载荷试验监督抽查    □老旧电梯风险评价)时,发现该设备存在以下问题,请于            日前向我机构报送整改结果。                                    
存在的问题:
备注:
该设备监督抽查初步结论
载荷试验 / 维保质量(维保情况)
维保质量(维保履职)
□ 合格。
□ 不合格。应立即停止使用,整改完成后提交填写了整改结果的《监督抽查初步结果通知书》向我机构申请复检。
□ 存在一般项目需整改。整改完成前及时采取安全措施,对设备进行监护使用;整改完成后提交填写了整改结果的《监督抽查初步结果通知书》以及整改报告等见证材料报我机构确认;若未在本通知书规定的时限内持见证材料报我机构确认,或确认结果不符合,逾期之日起应立即停止使用。                             
□未发现该电梯维保履职存在违法线索。
□发现该电梯维保履职存在违法线索,线索描述:
[size=12.0000pt]
[size=12.0000pt]
注:对于维保质量(维保情况)初步结论为合格、仅维保履职存在违法线索的,无需单独申报复检。
老旧电梯风险评价隐患处置意见(如涉及)
□ 存在重大事故隐患。应立即停止使用,整改完成后提交填写了整改结果的《监督抽查初步结果通知书》以及整改报告等见证材料报我机构确认。   (注:老旧电梯风险评价,本通知书所述“被抽查单位”为“维保单位”)
□ 存在评价结果为“Ⅰ类风险”的项目需整改。整改完成前及时采取安全措施,对设备进行监护使用;整改完成后提交填写了整改结果的《监督抽查初步结果通知书》以及整改报告等见证材料报我机构确认;若未在本通知书规定的时限内持见证材料报我机构确认,或确认结果不符合,逾期之日起应立即停止使用。
监督抽查(风险评价)人员:                   日期:     年   月   日
                                                            (检验机构公章或检验专用章)
使用单位签收人:                             日期:     年   月   日
被抽查单位签收人:                           日期:     年   月   日
声明内容:对抽查结论(风险评价意见)无异议,承诺不对抽查结论(风险评价意见)申请复核。
整改结果:
                                                                                    
使用单位负责人:                                        被抽查单位负责人:
   (盖章)                                                 (盖章)
   年    月    日                                           年    月    日

      报告单号:
特种设备重大问题报告单
        区市场监督管理局:
我机构(部门)             检验检测/检查人员             (联系电话:          )于                  日在对(单位)                                         的(£电梯 □起重机械 □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 □锅炉 □压力容器 □压力管道 □压力管道元件)设备进行(□监督检验 □定期检验 □自行检测 □监督抽查 □安全检查 □隐患排查 □其他)时,发现了以下重大问题:                                       
序号
设备代码
重大问题序号
完成情况
地址
□已完成□中止
□已完成□中止
□已完成□中止
□已完成□中止
问题描述:                                                                      
                                                                               
                                                                                  
使用单位联系人:                            联系电话:                         
维保单位联系人:                          联系电话:                          
检验部门负责人:                              日    期:                   
监督抽查检验机构:深圳市特种设备安全检验研究院
重大问题序号及分类:
(1)使用未取得许可生产的特种设备;                             (10)使用超过规定参数的特种设备;
(2)使用国家明令淘汰的特种设备;                               (11)使用超过使用范围的特种设备;
(3)使用已经报废或者达到报废条件的特种设备;                   (12)使用超期未检的特种设备;
(4)使用未经监督检验的特种设备;                               (13)使用未经登记的特种设备;
(5)使用经检验、检测判为不合格的特种设备;                       (14)使用未在有效期届满前一个月报检的特种设备;
(6)使用安全附件、安全保护装置缺失的特种设备;                   (15)安全管理人员无证上岗或未依规配备;
(7)使用安全附件、安全保护装置失灵的特种设备;                   (16)作业人员无证上岗或未依规配备;  
(8)使用发生过事故,未对其进行全面检查、消除事故隐患的特种设备; (17)其他隐患*
(9)使用有明显故障,未对其进行全面检查、消除事故隐患的特种设备;
注:1、隐患(1)-(12)为严重事故隐患,隐患(13)-(17)为事故隐患(一般隐患),隐患(12)、(14)由市局系统自动生成,本院无须报送;2、这些隐患为涉嫌存在的线索或查实确认的证据,前者需要进一步查实才属于真正的隐患;3、其他隐患是指除序号(1)-(16)外的问题,包括受检单位质量保证体系严重失控、对检验提出的问题拒不整改等;4、电梯安装监督检验时,除发现(1)-(4)严重事故隐患外,其他情形无需报送。

附件4.3
报告编号:
工作编号:
深圳市老旧电梯风险评价报告
SISE/BG.T.FXPJ.01-A/0
(注:上述编号不出现在正式评价报告中)


使用单位名 设  备  代  设  备  品  检验机构名 评  价  日
称:                          
码:                          
种:                          
称 :深圳市特种设备安全检验研究院 期 :                          


种设


注意事项
1.本报告依据《广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关于开展老旧电梯大规模检查推动安全隐患治理与本质安全提升行动的通知》(粤市监特设〔2024〕232号)和《在用乘客电梯和载货电梯风险评价规范》(DB44/T 2531—2024)制定,适用于深圳市在用老旧乘客电梯和载货电梯的风险评价。
2.本报告应当由计算机打印输出,修改无效。
3.本报告无风险评价、审核、批准人员签字和检验机构的检验专用章或者公章无效。


深圳市老旧电梯风险评价报告
报告编号:                                                                      共  页
设备品种
设备(注册)代码
产品编号
制造日期
使用单位
安装地点
制造单位
维保单位
检验机构
评价依据
1、《广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关于开展老旧电梯大规模检查推动安全隐患治理与本质安全提升行动的通知》(粤市监特设〔2024〕232号)
2、《在用乘客电梯和载货电梯风险评价规范》(DB44/T 2531—2024)
整机综合安全 状况等级
该电梯综合安全状况得分:    ,等级为“  ”。
存在Ⅰ※类风险  项;
存在Ⅰ类风险    项;
存在Ⅱ类风险    项。
评价结论
宜采取措施消除或降低风险/应采取措施消除或降低风险/应尽快采取措施消除或降低风险(共三种结论)
整机措施
经风险评价,×××部件存在风险,结合零部件更换的情况、技术条件和成本,建议对电梯进行修理(含重大修理)、改造或者更新。
备注
□本检验机构于XXXX年XX月XX日对存在评价结果为“Ⅰ类风险”项目(详见编号为XXXXXX的《监督抽查初步结果通知书(电梯)》)的整改情况进行了确认,确认结果均为符合。
□本检验机构于XXXX年XX月XX日对存在评价结果为“Ⅰ类风险”项目(详见编号为XXXXXX的《监督抽查初步结果通知书(电梯)》)的整改情况进行了确认,确认结果仍存在不符合。
□相关单位未在10个工作日内向本检验机构提交填写了处理结果的《监督抽查初步结果通知书(电梯)》以及整改报告等见证材料。
现场评价日期
年  月  日
评价人员:                  日期:
(检验机构检验专用章或者公章)
   :                  日期:
(评价组长)
   :                 日期:


深圳市老旧电梯风险评价报告
报告编号:                                                                      共  页
附页1:
序号
风险
类别
项目
编号
评价项目
存在风险内容
1
Ⅰ ※
(报告仅显示除Ⅲ类风险以外的项目)
2
Ⅰ ※
3
4
5
6
7
II
8
II
9

报告编号:                                                                      共  页
附页2现场见证照片
1XXX
2XXX
3XXX
4XXX
5XXX
6XXX
7XXX
8XXX
9XXX
10XXX
11XXX
12XXX

免责声明:电梯阁所发布的一切电梯相关软件、调试说明、图纸等资料仅限用于学习和研究目的;不得将上述内容用于商业或者非法用途,否则,一切后果请用户自负。本站信息来自网络用户发表,版权争议与本站无关。您必须在下载后的24个小时之内,从您的硬盘中彻底删除上述内容。如果您喜欢该资料,请支持正版,得到更好的正版服务。如有侵权请邮件联系我们处理。

Mail To:diantige@126.com


关于我们|标签|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sitemap|电梯阁 ( 鲁ICP备10201653号 )

GMT+8, 2025-8-3 01:11 , Processed in 0.055436 second(s), 10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

Powered by 电梯阁

Copyright © 2017-2025. 电梯阁论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