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b 控制盘过热 【适用】 没用警报电路板的IF84的机种。 【检出条件】 ■ 温度检测方法和信号路径: 控制盘内报警电路板IF84通过MILLNET通信,将利用板上的温度传感器得到的温度数据(下文中称检出的温度)传送到M-MIC板。 检出温度为多少度可以通过M-MIC的LED显示(参照IN-E3-0134)的[SEL:7,数据编号:3或 确定,另外,也可以使用PMC或FOSTER,利用地址3F1C(INTECER)进行监控(单位为℃) ■ E/C检出条件: M-MIC“每隔一分钟”对检出温度进行检查,检查后,按以下条件储存E/C: (1)警告标准 在过去的1小时内,检出温度有20次超过60℃。 “20次”设定在地址1CD5(BYTE)内,出厂设定值为14H。“16℃”设定在地址14D8(INTECER)内,出厂设定值是60。(注:在01年9月份以前出厂的产品设定值为55℃。)※07年的数据有45℃的。 (2)发报标准 在过去的1小时内,检出有3次超过65℃。 “3次”设定在地址 1CD6(BYTE)内,出厂设定为3H。 “65℃设定在地址 14DA(INTECER)内,出厂设定为65(注,01年9月以前出厂设定值为60) ■ E/C的方式: 关于警告标准了发报标准的E/C,一旦被储存后,即使之后多次出现超过响应标准的温度,只要日期不变(超过午夜0点),就不进行储存,如日期发生变化后,在接下来的满足检出条件的进候,重新储存E/C。 所以,如果从某时起,温度一直超过警告标准的话,最被的一个E/C被储存之后,时间改变后,出现规定次数(20次=20分)的超温后,即午夜0点20分左右储存第2个E/C,24小时之后就出现第3个E/C,再过24小时就存储第4个E/C。 例如:如果只是每天上午10点整到下午2点之间超过警告标准的话,则每天的10点20分左右存储一个E/C。 【INFO】 检出条件(1)时:0 检出条件(2)时,E/C输出时的检出温度(大致为65℃)但是01年9月之前没有进行温度改写的,大致为60℃。 检出条件为(1)时: ----没有什么变化 检出条件为(2)时: ----电梯动作不变化; ----签订有NEW黄金维保的,立即向安全网络中心通报; ----另外,E/C输出10秒后,输出E/C:E9(INFO:5); ----有故障信号输出时,E/C输出10秒后,输出故障信号,即使检出温度下降,故障信号输出将持续到此后M-MIC复位为止。 【可考虑的主要原因】 ----控制盘周围(尤其是IF84上的温度传感器附近)的温度上升了; ----IF84上的温度检测传感器不良; ----M-MIC数据设定错误; 虽然没有安装温度检测传感器,但下面的M-MIC数据设定为传感器“有”时,输出E/C。 地址:1444(BYTE):有:FF,无:00 此时,电源启动时或将数据改写为FF后,被视为一直超过警报标准和发报标准,检出条件(1),(2)两个E/C同时出现。 【检查要点】 ---- 【参数参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