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养十分钟,拍照一小时,电梯维保难!
我们所在的城市,电梯维保是这样子:1、每天首先要填写保养单,拍照上传到公司微信交流群,监管局那边需要打开维修小程序拍照上传,回复电子保养单。 2、公司让我维保40多台电梯,我分成8次保养,这一天天排的满满的,完成电子保养单,一台电梯需要四张照片:轿厢内,轿顶,机房和地坑,这一趟下来就是大半天了,有时现场网络信号不好,手机转啊转的,只能干等,不夸张的说真的是保养十分钟,拍照一小时! 3、下午晚点去填写纸质保养单,还要等物业电梯管理员签字,有时候遇到急修,监管局那边的电子保养单忘了上传,后面就麻烦了。最怕电梯真坏了,不能及时维修,因为我这边还在拍照上传保养单。 干我们这一行,除了日常维保,平时还要做资料,搞演练,忙大修、忙改造、忙放被困电梯乘客、签合同、送发票、要欠款,配合检查……,所负责的工作太多,工资不高,刚好糊口,还要24小时待岗,活脱脱一个勤杂工! 很多从业人员一边叫苦连天,一边拿着白菜工资操着卖白粉的心,一些电梯公司低价竞标,不赚钱还赔本赚吆喝,经常以修代保干着违心的事。 多数使用单位选择低价维保,还以为捡了个便宜,殊不知后果就是电梯设备只修不保,长此以往电梯故障频发,居民乘梯安全难以保障。 所有只有提高保养费,配备充足人员,才能提高电梯维保质量,降低设备故障率,这个才是王道。 建议监管部门去维保一线实地调研,而后拿出一些必要的、行之有效的管理办法,如果电梯保养费仍在最低水平徘徊,电梯整体服务是绝对上不去的。 拍照、扫码、按需维保、物联网...你就是再在运用科技手段也无济于事,作业太繁琐,增加工作负担,从业人员就会投机取巧、另辟蹊径! 电梯可以利用高科技手段监控,但维修保养终究还是靠人,靠有一定水平的技工来完成。 如何提高他们的工资待遇和技能水平;如何培养更多的熟练技工,才是保障电梯安全,引导行业良性发展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 希望这个行业有所改革,这个行业也必将被改革!:'(
是太可怜 电梯贵州区域合作找我 深深的同意:Q 现在一堆软件啊还要写单子 这么好的文章就这点评论,确实该好好反思,别整天就纸上谈兵,搞一些花里胡哨的。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