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入电梯才发现,人类的本质就是复读机
原创 沙糖 吴绿怪 新生活方式研究院前段时间,一张电梯广告的照片在微博火了。
一面是植发广告,一面是儿童培训广告,另一面则是整形广告。
男人要保住发际线,孩子要赢在起跑线,女人则需要维持事业线。
小小的电梯,大大的焦虑,还有洗脑的广告词在等你。
(有画面了是不是?来音乐了对不对?)
悄悄问一嘴:今天,你被电梯广告逼疯了吗?
人们处于电梯里时,会有平均40秒的集中注意力。
因而,大多数电梯广告短、平、快,并且只围绕一个卖点,加强加强再加强。
消费端的实验说明,哪怕你主观上拒绝观看某些广告,但在购买行为发生前,潜意识还是会唤起你最经常接触的那类产品相关的信息。
无论是你想着绮绮子下意识选择了同款气泡水,还是在查企业资质时抱怨一下广告的“烂俗”,但也登录了APP。
短短40秒,已经足够影响你的几天,甚至更久。
传播学中有一个著名的“皮下注射”理论,形容的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发动战争者在进行宣传时,把人们当作是固定的靶子或者病人。在强大的媒介效果前,很多人都选择了信服。
听起来,这样的说法早就过时了,但在这样一个充满“真相定律”的时代,看看手机中算法精心给你安排的信息,看看无孔不入的朋友圈微博广告,看看在电梯里放空却无意识记住广告词的自己。
也许你足够坚定,也许你没想象中的那么坚定。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