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梯调试与检验:通电前、后的检查测量工作详
一、通电前的检查测量工作1.通电前,在安装施工方面的注意事项(1)应确保井道内的脚手架、样板架要从上至下已拆除,底坑已清理干净。
(2)机房已清扫干净,多台梯共用机房电源—控制柜—曳引机—限速器对应编号已标识清楚。
2.机械检查 曳引机减速箱(若有)、导向轮、轿顶轮、对重轮、限速器、涨紧轮已按规定润滑,无渗漏油现象;缓冲器液压油充足;导轨处于正常的润滑工作状态;曳引钢丝绳外表面专用油脂无溢出,旋转部件均加装了防护罩、盖。
3.电气部件的检查
(1)检查电梯电气接线图、接线编号和线路走向正确无误,随缆、井道布线正确完好。
(2)安装过程中的临时线、短接线等临时性处理全部恢复无遗漏,接地电阻值不大于4Ω。
(3)各部位的安全保护、功能转换开关所设定的通断状态全部有效,安全回路正常。
(4)绝缘电阻符合设计要求,并经测量全部符合耐压要求。
二、通电后的检查测量工作1.通电检查与测量
(1)打开机房电源箱,在未合闸送电前测量三相输出端电压,三相交流应为380V±7%,单相交流应为220V。将检查过的三相和单相电源熔断器芯装进熔断器中,并分别合上三相主电源开关和单相电源开关。
(2)根据电气原理图,用数字万用表分别测量控制柜(箱)中三相和单相熔断器输出电压,测量变压器或其他电气元件输入端的电源电压,再分别测量变压器二次侧各绕组不同等级的输出电压。在空载状况下,允许实测电压值略高于标称电压值,但不能大于标称电压值10%以上。
(3)开关电源输出应符合设计要求(如有误差要及时进行调整),满足控制系统工作电源使用要求。
2.驱动信息校入
(1)将轿厢用手拉葫芦提升、悬空固定后,将曳引钢丝绳暂时从曳引轮上脱开,使用专用装置输入设定参数,并进行模拟空转,将运行参数录入驱动系统中(不是所有电梯都需要此工序)。
(2)挂上曳引钢丝绳,用手拉葫芦放下轿厢,撤除吊装工具。合上电源开关,准备下一道调试操作。
3.井道位置信息校入
(1)用检修速度运行全程,然后逐层停靠,使系统记忆提升高度及各层站的距离,反复多次,同时修正平层位置。此过程通常又称为“自学习”。
(2)通过调试仪固化所有楼层参数并录入存储器中,至此,井道信息校入基本完成(不是所有电梯都需要此工序)。
4.电梯快车及停靠试验 驱动信息、井道位置信息校入后,可进入快车试运行及停靠站试验。
①将加速度仪置于轿厢地板中间,测量电梯启动、制动时的加、减速度及X、Y轴向振动。分别符合GB/T10058—2009中3.3.5电梯恒加速区段内的垂直(Z轴)振动的最大峰峰值不应大于0.30m/s2;A95峰峰值不应大于0.20m/s2;轿厢运行期间,水平(X轴和Y轴)振动的最大峰峰值不应大于0.20m/s2,A95峰峰值不应大于015m/s2。
②分别测试轿内启动、制动运行噪声,不应大于55dB(梯速2.5m/s<v≤6.Om/s,允许≤60dB);机房主机运行噪声,不应大于80dB(梯速2.5m/s<v≤6.0m/s允许≤85dB);开关门噪声,不应大于65dB。
③在满足测试参数的状况下,微调参数使电梯做到直接停靠,合理缩小上行、下行时段,提高运行效率。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