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梯轿厢面积计算器V2.0
非电梯行业的人可能比较疑惑,电梯轿厢,不就是个BOX吗,面积=长*宽,计算器按一下不就出来了?其实不然,先简单科普一下吧。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电梯行业有一份国家标准《GB 7588-2003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其中第8.2条对轿厢的有效面积的定义以及其与额定载重量和乘客人数的关系做了规定。▲ 图源:GB 7588-2003
▲ 图源:GB 7588-2003
有兴趣的同学可以详细看一下标准条款,这里不作详细的展开。
对于轿厢面积的计算而言,有如下几个重点:
[*]当门关闭时,轿厢入口的任何有效面积也应计入。
[*]各额定载重量有其对应的最大有效面积。
[*]最大有效面积允许增加不大于表列值5%。
[*]各乘客人数有其对应的最小有效面积。
[*]乘客人数同时与额定载重量有关。
第2~5点还是比较好理解的,第1点对于不是电梯行业的人,可能比较懵。电梯并不是一个严格意义的长方体,在开门的部分,一般是凸出轿壁的。也就是第1条所说的轿厢入口。如下述平面示意图中的黄色区域:
而电梯的开门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常见的有中分两扇门、旁开两扇门、中分四扇门,这对于轿厢入口处的面积也有一定影响。
有些电梯还有可能是贯通门,即前后都开门。
所以,电梯的轿厢面积计算,主要是解决开门区域的面积计算问题。同时,考虑并核算实际面积与额定载重量以及乘客人数的关系。
看了一下8年前的我的做法。
计算部分:轿厢面积的计算:分为轿厢区和开门区。轿厢区直接是宽*深,开门区则是一套IF函数的嵌套。最大有效面积的计算:将国标中的规则列成表,然后用VLOOKUP函数根据额定载重量进行匹配。是否超标的判断:
简单的IF函数,配套有一个TEXT函数来显示百分比。
乘客人数的判断:
额定乘客人数即为载重对应人数,实际乘客人数为载重对应人数与面积对应人数取小值。载重对应人数和面积对应人数都是VLOOKUP函数解决。实际乘客人数用MIN函数取其小值。
可以看到,整个计算过程用到的函数其实很简单,核心函数只有IF、VLOOKUP、MIN。那时的我应该也是刚入门,也只会最基础的一些函数。这说明什么呢?说明这个门槛并不高,你也可以的。
显示部分:为方便理解,在结果区下方实时显示了对应的计算公式。第一行的公式依然是VLOOKUP函数+IF函数的组合,第二行的公式则主要是IF函数,配套了FIND函数和ISERR函数。
这部分应该是后来更新时加上去的,因为我看到了FIND函数和ISERR函数,这俩函数估计我在2013年时应该也不会吧。
前面有说到,为了适配新国标,这个表格又需要更新了。新国标就是:《GB/T 7588.1-2020 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第1部分:乘客电梯和载货电梯》其中,在第5.4.2条中对轿厢的有效面积、额定载重量和乘客人数的条款进行了更新。▲ 图源:GB/T 7588.1-2020
有两点大的改变:
[*]轿厢入口处的面积计算规则变化。
[*]删除了最大有效面积允许超5%的规则。
其中第1点,变成了一个条件变量,如果立柱内侧到任一门扇的深度小于或等于100mm,则入口处的面积不计入有效面积。反之则计入。这是对计算公式有影响的。第2点并不影响主要的计算,我们依然需要判断是否超面积,只需要对最终的结果的条件显示的细节做一点调整。
新国标定于2022年7月1日实施,新型规已经引用了此部分要求,新检规也已经在路上。考虑到过渡期间,两种规则需求可能都会存在。此次更新,将保留两个规则,由使用者自由选择执行标准。
同时,既然在公众号上发布了,就不再只考虑单一公司的情况。不同公司主要的差异点还是在于前轿壁的厚度和旁两扇门/中分四扇门时的门扇厚度,均做成了输入值。
完成效果如下:
此文件为EXCEL文件,适用于电脑,手机效果不佳
文件下载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