曳引驱动电梯八大系统之轿厢系统
轿厢是电梯用于承载和运送人员或者物资的箱型空间,我们乘坐的电梯一般用于载人,所以称曳引驱动乘客电梯。轿厢系统在电梯整个系统的位置见下图中绿色部分。轿厢系统在电梯系统中的位置 轿厢主要由轿厢架和轿厢体(包括轿顶、轿壁、轿底等)主要部件构成。如下图所示。轿厢作为电梯乘客接触最多的系统,可以说既熟悉又陌生,下面本文将轿厢系统的各个主要部分分别进行简单说明。轿厢结构示意图一、轿厢架轿厢架是轿厢的承载结构,轿厢的负荷由它传递到曳引钢丝绳。当安全钳动作或蹲底撞击缓冲器时,还要承受由此产生的反作用力,因此轿厢架要有足够的强度。通俗的讲,轿厢架就是电梯轿厢的“骨架”,主要用于支撑轿厢,是轿厢系统主要的受力部件,目前一般由型钢(槽钢、角钢等)与钢板制作。下图中,轿厢架侧面、顶部和底部由于承载量大、位置重要,一般采用槽钢,其他部分为了实现结构功能,一般采用钣金件。轿厢架二、轿厢体
是形成轿厢空间的封闭围壁,除必要的出入口和通风孔外一般不得有其他开口,只有轿厢顶部需要设置安全窗时,才在顶部有开口。轿厢体由不易燃和不产生有害气体和烟雾的材料组成,目前一般采用优质不锈钢。为了乘员的安全和舒适,轿厢入口和内部的净高度不得小于2米。
为防止乘员过多而引起超载,轿厢的有效面积必须予以限制,这一点在GB 7588-2003中有所体现,如下图所示。轿厢的有效面积 此时,我们可以大概计算出不同载重量的电梯乘客数量。以目前最常见的1000KG额定载重量为例,按照每人75KG计算,可以得出13.33人的结果,考虑到其超载问题,一般都会取13人。需要注意的是,部分电梯为了防止乘客超载,其超载设定值一般都会比额定载重量少一些。所以,即使电梯铭牌上标注乘坐13人,而实际只有12人时,电梯也有可能发生超载信号。当然,某些乘客体重较重,也有可能是原因之一。
下面着重对轿厢体的各个部件进行简要说明。
1.轿顶。轿顶是电梯反绳轮的安装位置(对于反绳轮在轿顶布置来说),所以轿顶强度至关重要。同时,也是部分电梯的安全钳电气开关、隔磁板、门机等安装位置。此外,轿顶空间是保证电梯井道顶部安全距离的重要保证,若轿顶空间不足,可能造成电梯“冲顶”事故。电梯轿顶 2.轿壁。对于乘客来说,最多接触的就是轿壁,以前发生过人暴力破坏轿壁的事件,所以轿壁具有一定的强度。轿壁一般采用优质不锈钢,不仅耐腐蚀,而且耐火,是比较理想的轿壁材料。但是近几年兴起电梯装修,不少电梯的轿壁都被装修材料(如实木板等)包裹,具有一定的火灾隐患。
轿壁中有三点需要特别注意,一是轿壁上应张贴检验合格标志,证明电梯处于检修期内,此外还有各类安全警示标志。二是电梯的紧急照明和紧急通话一定要有效,否则一般发生事故,电梯内的人很可能与外界失去有效联系。三是轿门虽然有关门保护,但是不用要身体阻挡。部分乘客为了等人将手、脚或者身体挡在轿门中间,其实是非常危险的。一般情况下,轿门有光幕和机械装置保护,但是不排除特殊情况的发生。
3.轿底。在部分电梯的底部,安装有安全钳电气开关、门坎、安全钳等装置。当然,这些只有到达电梯底坑内才能看到。
三、乘坐电梯的几点注意事项
对于乘客,日常接触的就是轿厢,掌握一些乘梯注意事项,对于保证自己的安全有着重要作用,此处引用一些编者去年发表的《乘坐电梯需要注意的几点安全常识》中的观点,希望引起电梯乘客的警觉:
1.进入电梯前,确保轿厢停靠在本层,确认安全后再进入轿厢。
2.不要试图用身体阻止轿门关闭。
3.乘电梯时,查看电梯是否有安全检验合格标志。
4.避免违规操作,不要盲目自救。
5.乘客也要爱惜电梯。
页:
[1]